游客发表

一个光伏原料生产商的自白:过去看不上茅台、BBA,如今走到停产边缘

发帖时间:2024-06-30 20:20:34

本文来源:时代周报 作者:申谨睿


图源:Pexles

“从没想过暴风雨来得如此之快。个光”

2023年上半年,伏原从事钢铁再生设备制造的料生山东路友再生资源设备有限公司(下称:路友集团)谋求转型,踏进了石英提纯设备制造行业,产商火速见证了下游光伏产业的白过不上边缘变迁。

路友集团的茅台董事长路线是江苏东海县人,东海县盛产石英石。停产这些石英石经过加工后,个光二氧化硅含量大于99.8%的伏原被称为高纯石英砂,是料生光伏产品的原材料。

“去年上半年,产商光伏产业正处于爆发期,白过不上边缘品质好的茅台石英砂可以卖到上千元一公斤。”路线向时代周报记者回忆道。停产

然而转折来得太快。个光2023年四季度,光伏全链路产品价格大幅下滑,产业整体承压。

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跟踪信息显示,2023年初至今,国内硅料、硅片、电池、组件环节价格降幅分别在66%、34%-46%、46%-52%、35%-46%之间。企业方面,项目减产、停产、暂缓投产,以及裁员消息亦不断传出。

面对难以预料的供需变化,路线苦笑道:“我们的产品落地后,行情开始肉眼可见地下滑,但好在算是赶了个晚集。不过,我们从最初就没想过度依赖风口。”

他认为,公司有技术和资金的支撑,可以追求长远的发展,但对于一些野蛮生长的企业来说,已经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威胁。“2024年刚开始,身边不少工厂都停产了”。

造富神话

近几年,国内光伏产业迎来爆发期。

钛媒体国际智库报告显示,2020年到2023年国内新增装机平均年增速超过70%,累计装机翻了14倍;在海外,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继续领跑全球,产能出海也掀起风潮,光伏组件在全球的市占率在75%以上,硅片、电池则超过80%。光伏与新能源车、锂电池被称为中国外贸的“新三样”。

光伏的爆发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。

从2023年中旬决定转型到建厂投产,再从产品落地到业务接洽,路线只花了半年时间。这种急促感一方面基于公司此前钢铁设备生产的扎实经验,一方面来源于下游光伏企业需求的井喷。

“转型早期,团队建设难免不成熟,我们招聘人才、找原料与设备生产是同步进行的。”路线称,市场供不应求,已无暇顾及公司经营的细节,把产品做出来是重中之重,“有产品就不愁卖,优先进行管理体系建设反而没有实质性意义”。

路线指着停在一旁的商务车:“这辆车买来才半年,已经跑了10万公里。是我们没日没夜考察工厂、搜寻人才的见证。”

石英行业从业者李智(化名)告诉时代周报记者,风口带来了财富。他称,掌握石英提纯的技术总监,年薪200多万元很正常,副总监级别的人,年薪能达到几十、上百万元,熟练工人月薪不会低于2万元,“因为行业需求大,他们劳动价值也水涨船高”。

李智透露,一般石英提纯设备制造业务的综合毛利率在20%-30%间,“这个数字并不高,大家的利润全靠走量,毕竟订单太多了,下游光伏企业因产能需要,常提着钱求上游公司把石英管、坩埚这类产品卖给他们。”

供不应求之下,一些规模较小的家庭作坊也成了光伏企业青睐的合作对象。

“随着光伏景气度攀升,东海出现了一批技术、资金实力相对较弱的小厂,为下游光伏企业提供器件产品。”李智称,即便这些小规模厂商资质、技术没有优势,也不缺订单。而这样的作坊在整个东海县的光伏器件产业中占比将近60%。

李智还提到,很多在东海凭借光伏器件制造获得财富的人,都开上了宾利、劳斯莱斯,喝起了价格高达5860元一瓶的听花酒。“对他们来说,BBA、茅台不再算是高消费。”

行业降速

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,从2023年四季度开始,光伏产业链厂商业绩增速集体放缓。

财报显示,高纯砂龙头石英股份2023年前三个季度分别实现净利润8.21亿元、16.1亿元和17.78亿元,稳健增长,而四季度净利润为8.36亿元,同比增长72.49%,相比全年超过300%的增速明显放缓。

今年一季度,石英股份总营收3.94亿元,同比下降67.82%,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.58亿元,同比下降80.70%。石英股份对外解释称,当前光伏市场发展出现一些困难,导致本公司涉及光伏业务板块的产品市场销售出现较大幅度下滑,致使一季度业绩同比下滑严重。

另一家光伏设备厂商晶盛机电,也于近日终止了旗下子公司美晶新材募资15亿元、闯关科创板的计划。

时代周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晶盛机电,对方解释称,终止原因主要系政策与大环境两方面,“新‘国九条’发布后,交易所不是特别鼓励上市企业拆分子公司上市;其次,基于光伏板块的低迷,公司内部也担心拿不到匹配的估值。”

而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,情况可能更加悲观。

“小作坊正在加速出局。”李智表示,“一方面,这些小作坊用料不考究,体系不健全。即便把产品价格压得很低,也较难为下游企业保证产品的质量与后期的维护;另外,小作坊的现金流不太稳定,难以与下游企业的账期需求吻合。”

光伏是资金密集型行业。如今格局重塑,直接融资的通道也在收紧。

据国际能源网统计,2023年以来,包括帝科股份、恒星科技、南玻A、亿晶光电、乾景园林、石英股份、通威股份、普路通、捷佳伟创、湖北能源在内的10家光伏企业终止了融资计划。

资金短缺之下,不少公司变得谨慎起来。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,目前,已有时创能源、中节能太阳能、京运通、欧晶科技、大全能源、能辉科技、京山轻机等多家产业链企业宣布延期投产,江苏阳光200亿项目宣布终止投资。

此次行业回落,也不乏选择逆势扩产的企业。

今年2月,太阳能光伏板制造商阿特斯发布公告宣布,计划总投资96.3亿元,建设淮安新能源产业园项目。当月,另一家光伏巨头爱旭股份也官宣了近百亿的扩张项目。

隆众资讯光伏产业分析师方文正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:“逆势扩张是一个风险比较高的策略,企业要衡量包括技术路线、市场需求、企业财务状况等在内的多个因素。”

方文正认为,当下光伏产业链企业的现金流健康至关重要。“企业出清产能大概有三条路径。首先,可通过资产重组,出售或关闭不盈利的生产线;其次,与其他环节企业展开战略合作,共享资源和市场;最后,通过迭代技术降本增效,减少过剩产能,培养差异化。”

“对于追逐风口的人来说,抬手就能买宾利和听花酒的日子,恐怕一去不返了。”李智表示。

相关内容

随机阅读

热门排行

友情链接